全部專業資訊

  • View More 363426068_272357388756742_6036353668708285633_n.jpg

    商品標示的廠商地址,是標示公司登記地址、通訊地址,還是營業場所地址❓

    大家平常在門市通路購買產品時,一定有看到產品包裝上會標示國內廠商的「名稱」、「地址」及「服務電話」
    但在實務上,公司除了登記地址,另外還有通訊地址,或營業場所地址……等,到底要標示哪種地址才符合規定呢
    正確解答:有關地址標示, 商品標示法並未強制規定應以公司登記地址標示
    也就是說~
    不論是標示公司 登記地址、通訊地址 或是 營業場所地址,只要能讓消費者 有需要時可以找到廠商 進行詢問,就符合商品標示法規定囉

    圖文來源:經濟部商業司
  • View More LINE_ALBUM_畫家的畫作_221108_14.jpg

    藉擴大書審鑽漏洞 稅局盯上

    企業全年營收淨額及非營業收入合計在3千萬元
    以下若年度結算申報書表齊全,
    國稅局能以書面審核核定。
    中區國稅局表示,近來發現營利事業利用擴大
    書審制度規避或逃漏稅捐,有常見八大情形,
    提醒營利事業勿踩紅線。
    稅局為簡化查帳作業,訂定《營利事業
    所得稅結算申報案件擴大書面審核實施要點》。
    營利事業營收入和非營業收入合計在3,000萬元
    以下的中小企業,依法將結算後較低的純益率,
    調升至政府所訂定的擴大書審申報標準來計算
    所得稅額,並完備年度結算申報書表在稅務繳納
    期限前報稅,即可適用擴大書審申報,
    降低國稅局調帳查稅的機率。
    中區國稅局南投分局表示,擴大書審制度原是
    為簡化稽徵作業、方便中小企業報稅的便民
    措施,不過卻有部分營利事業用來逃稅。

    官員表示,近來發現營利事業利用擴大書審制度
    規避或逃漏稅捐等各種型態,包含
    一、利用成立多家企業分散收入或跨轄區設立
    關係企業,以適用擴大書審規避查核。
    第二種常見狀況是適用擴大書審企業替
    關係企業開立銷售發票分散收入,將取得
    的憑證轉供關係企業列報成本及費用。
    第三是利用擴大書審企業開立無交易事實的發票
    給關係企業作為成本費用的憑證。
    第四是適用擴大書審案件的企業,未取得
    合法進項憑證列報成本及費用,
    導致銷售方短、漏報銷貨收入。

    另外還有適用擴大書審企業未據實辦理扣繳申報
    或是高薪資所得或執行業務所得者,利用
    擴大書審制度規避個人綜合所得稅;
    以及營利事業取具憑證不足或帳證不全,
    仍申報為擴大書審案件規避查核;或未正確填寫
    行業代號,用其他行業代號並以較低純益率申報,
    或規避不適用擴大書面審核申報的業別,
    導致逃漏稅捐。

    國稅局一旦發現企業違規,例如:
    利用跨區設立關係企業方式規避稽查,
    將主動加強查核。
    文章出處:經濟日報/ 陳姿穎


    `
  • View More LINE_ALBUM_畫家的畫作_221108_28.jpg

    欠稅大戶7月1日公布 姓名、地址公告至年底

    欠稅大戶名單將於7月1日公布,台北國稅局表示,
    個人欠稅金額在1,000萬元以上者,
    企業欠稅5,000萬元以上的確定案件,
    將於7月1日上午8時,在國稅局網站公告欠稅人姓名
    或名稱與內容,欠稅人為營利事業者,
    一併公告其負責人姓名及地址,
    公告期間6個月至今年12月31日止。
    台北國稅局表示,根據稅捐稽徵法規定,
    重大欠稅案件確定後,稽徵機關有權公告其姓名
    及欠稅內容,是基於維護租稅公平,
    有效防止逃漏稅目的,五區國稅局
    每年7月1日都會公告轄內欠稅大戶名單。

    國稅局呼籲,請欠稅人儘速繳清稅款,
    且因代收稅款機構收受稅款後至實際劃解入國庫
    有作業時間落差,欠稅人如果在公告日前繳清
    欠稅者,可以儘速和國稅局聯絡,
    並提示繳清的相關證明文件,以免遭公告欠稅資料,
    影響聲譽得不償失。

    文章出處:經濟日報/陳姿穎
     
  • View More LINE_ALBUM_畫家的畫作_221108_47.jpg

    僱暑期工讀生 須加三保險

    許多學生利用暑假時間打工,提前累積職場經驗,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昨(27)日表示,
    雇主如有僱用暑期工讀生,即使是短暫僱用,
    仍應依規定於暑期工讀生到職當日,
    為其申報參加勞工保險、就業保險及勞工
    職業災害保險,並提繳勞工退休金,
    保障暑期工讀生在職期間之工作安全及勞動權益。
    另事業單位如適用《勞動基準法》,
    雇主也應依法為員工提繳勞工退休金。
    勞保局表示,投保單位申報暑期工讀生參加勞保、
    就保、職保及提繳勞工退休金時,
    應按其實際月薪資總額覈實填報,勞保局會依
    「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
    「勞工職業災害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及
    「勞工退休金月提繳分級表」之規定自動歸入
    適當投保薪資(提繳工資)等級。
    文章出處:經濟日報/ 江睿智

     
  • View More 股東會.jpg

    股東常會多久要召開一次?

    最近很忙的股東會
    每天都有公司在開~
    大家知道股東常會多久要召開一次嗎
    而股東會臨時會在什麼情況下可以召開呢
    股東常會 #每年至少召集一次,
    而且須在
  • View More 睡後所得.jpg

    報完稅,看看你有多少睡後收入?

    睡後收入又稱被動收入,指不用再花時間、
    即使睡覺也能獲得的收入,比方租金、
    股票股利、利息收入。上班工作的薪資收入,
    則是主動收入。開店當老闆,其中必需親自經營的,
    一樣是主動收入。隨著事業體越發上軌道,
    才逐步降低主動的比例。

    移轉所得則一路高歌猛進成長到20%,
    什麼是移轉所得呢? 移轉所得包括:從私人、
    從政府、社會保險現金受益、從企業、
    及從國外。社會保險現金受益(公、勞、農、健保)
    即是從政府之移轉,此項比例甚高,
    是整個移轉收入的主要來源。

    報稅季也是財務健康檢察的時刻,
    檢視家庭睡後收入(財產所得)是否佔到
    總收入的14%。若有的話,恭喜您達到台灣
    平均水平。若還沒有,建議您加強財務規劃,
    尋找適合自己的穩定投資標的。

    圖文:經濟日報 郭錦駩
  • View More 902F137D-FDBC-4E7D-ABD5-EA31381B024C.jpg

    房地合一稅三倍落差

    最近有聽到不少人投資房市不動產,想放著等漲價再賣
    房地合一稅有自住優惠,自住滿6年,
    可以有400萬免稅額,還有10%優惠稅率。
    一位民眾買了新房後,自已住舊房,
    把子女戶籍遷到新房,以為子女住滿6年,
    到時出售可採用優惠稅率,最近要轉售才發現不行。

    原來,房地合一稅規定,所謂自住必須是屋主個人、
    配偶或未成年子女辦好戶籍登記,
    並居住於該房內連續滿6年。關鍵是「未成年子女」
    該位民眾的子女都已成年,因此不適用。

    依房地合一稅規定,持有5年內轉售課35%~45%,
    5年到10年課20%,10年以上也要課15%。
    如果符合條件,則有400萬免稅額,且稅率只要10%。
    舉例來說,售出一間房若獲利1千萬,
    符合自用先減400萬免稅額,
    剩下600萬元再以10%稅率計算,稅額約60萬元。
    但如果不符合,持有6年以後出售,
    則以1000萬元課20%,稅額200萬
    這中間相差有3倍之多~
    一定要注意到必須是「未成年子女」~

     
  • View More LINE_ALBUM_畫家的畫作_221108_19.jpg

    管理錦囊/三管齊下 留住人心

         「人」是企業組成的核心,也是企業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之一,所以人能留下來,企業也才能成型。但員工是流動的,不可能靜止。
    一般來說,衡量企業穩定性與前景的重要指標之一是看「人員流動率」(Turnover Rate),意指企業在某一期間內,員工變動數(包含離職和新進人員)與總人數的比率,百分比愈低,表示該企業人員流動率愈低,而企業的穩定性愈高。此外,離職率、留任率等,也是觀察一家企業對於人力資源管理成效的指標。
    探究人員流動率偏高的原因,不外乎薪資福利、升遷、獎金、環境、主管風格、同儕關係、公司前景及穩定度,甚至組織文化或領導者性格等等。歸納後可概分為,外在的「金錢」與內在的「感受」兩類。

    其實,這些問題大都是源自企業的制度與管理,建議可透過形塑「以人為本」的組織文化,來優化制度與管理措施,解決人員流動率偏高的問題。
    一、傾聽取代責難
    我曾服務過一家以業績高壓聞名的銀行。有一回台上的高階主管檢討績效落後時,脫口說出:「你們聽不懂人話是不是…」此時,台下業務員們滴咕著:「你把我們當畜牲,我們當然聽不懂人話!」團隊也因此失去向心力,士氣大減。

    業績不好,事出必有因。應先傾聽員工的難處或困境,協助找出真正原因,檢討改進並尋求解決之道,才能對症下藥。言語上的人身攻擊,不僅於事無補,而且容易模糊焦點徒增事端。
    二、回應取代沉默
    「高深莫測」是很多企業主或高階主管常見的通病。大體而言,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讓你猜不透層峰的下一步決策。如此「上面不明講,下面只能猜」,最終整個組織只會成天以訛傳訛。

    這種管理心態不僅無法解決問題,反而容易製造或加深,組織成員及部門之間的彼此猜忌或對立。對於一個正常的企業來說,只有百害而無一益。企業對於各項疑義,應主動積極回應,既可撥亂反正以正視聽,更讓當事人感受到,企業處理問題的誠意與對員工意見的重視。
    三、服務取代威迫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前執行長Robert Greenleaf,1970年代提出「僕人式領導(Servant-Leadership)的觀點:「管理者會為他所領導的團隊服務,並將團隊裡的成員是否能持續成長及發展,當成是判斷管理者是否稱職的標準。」

    先服務好內部客戶(員工),員工自然就能夠服務好外部客戶(顧客),是許多企業朗朗上口的一句口號。然而,真正執行甚至落實並不容易,尤其是在華人企業中,多數是以上對下的威權管理思維。

    管理者當思過去那種透過製造壓迫感,來逼迫員工達成目標的高壓年代已經一去不復返,如果無法調整心態接受新思維,到頭來只能說是「得(人員留任)不償失(人員流失)」。
    文章出處:經濟日報 鐘志明(銀行經理、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 View More 商業司.jpg

    臺灣設立公司時是否有最低資本額限制?

    在臺灣設立之公司時,是否有最低資本額限制呢
       正確答案是:有哦
    公司申請設立登記時,是需要提供資本額金額大於0,
    及資金來源等相關資訊哦
    商業小科普
    根據公司法規定第7條第1項規定:「公司申請
    設立登記之資本額,應經會計師查核簽證…」
    另外,會計師查核簽證公司登記資本額辦法規定:
    「會計師受託查核簽證公司設立登記…查核報告書
    應分別載明其來源…及其發行股款價額、
    發行股數與資本額…」。
    想了解更多詳細資訊,可以到經濟部商業司
    #全國商工行政入口網查詢哦
  • View More 夾子園.jpg

    24H選物販賣機課稅嗎?

    最近24H選物販賣機正夯,機台內擺放內容
    不再只是絨毛玩具或電子類產品,
    出現的是另類的泡麵、餅乾、糖果等食品,
    吸引不少大人小孩前往消費。
    這類型的選物販賣機亦屬娛樂稅法的
    「其他提供娛樂設施供人娛樂」之範圍,
    雖然營業額不高,但需向稅捐稽徵機關辦理
    娛樂業登記及代徵報繳娛樂稅手續。
    營業人記得在開業前向營業場所所在地所屬
    稅捐稽徵機關辦理娛樂稅登記及
    代徵報繳娛樂稅手續如未按規定辦理,
    一經查獲將被處以1萬5,000元以上、
    15萬元以下罰鍰,並補徵所漏稅額。
    雖然法規已經出來很久,很多人當成副業投資,
    有投資的要千萬要留意這點規定,別輕忽。
  • View More 餐廳附設卡拉ok.png

    餐廳附設卡拉OK要不要徵娛樂稅?

    許多餐廳或小吃店為招攬生意吸引顧客上門,
    常附設卡拉OK伴唱設備,供顧客用餐歡唱,
    但是千萬要注意喔,不管有沒有向顧客收費,
    都是屬於課徵娛樂稅的範圍,
    業者要記得辦理娛樂稅設籍及代徵手續。

    新竹縣政府稅務局說明,
    餐廳或是小吃店附設卡拉OK放映設備,
    屬於娛樂稅法第2條第1項第6款
    「其他提供娛樂設施供人娛樂之範圍,
    應比照KTV視聽中心方式核課娛樂稅。

    有許多餐廳或小吃店業者常有誤解,
    認為只要未就卡拉OK部分向消費者額外收費,
    就不需要課徵娛樂稅,其實不然。
    餐廳附設卡拉OK設備供用餐客人唱歌娛樂,
    即使未就卡拉OK部分額外收取費用,
    但顧客若未進門用餐消費,就無法使用
    該餐廳附設之卡拉OK設備唱歌,
    故唱歌的費用實質上已包含在餐飲費中,
    所以依法仍應課徵娛樂稅。

    稅務局提醒餐廳或小吃店有
    附設卡拉OK的業者,應於開業前辦妥
    娛樂稅籍登記及代徵報繳娛樂稅手續,
    未依規定辦理者,將處以新台幣
    1萬5,000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
    一定要特別注意!
    圖文:國稅局


     
  • View More LINE_ALBUM_畫家的畫作_221108_11.jpg

    先報先贏嗎?

     這個月是報稅的季節
    大家都報的天昏地暗
    但有人為了報撫養權,
    可以報到兄弟鬩牆

    哥哥說:父母都是他在照顧,
    國民年金和健保都是他繳,
    生病的時候也是他帶去看醫生
    以往報稅都是他報撫養

    弟弟說:今年要繳很多稅,爸媽大家的,
    今年換他申報可以少繳一點,
    哥哥報多麼多年,該換人了吧?
    被弟弟先報撫養了,哥哥怎麼辦?
    可以再報一次嗎?

    大家以前都覺得「先報先贏嗎?」
    其實,國稅局的認定會以:
    「有沒有共同生活」
    「實際照顧事實」
    所以,在重複申報扶養的案件中
    申報的順序不是判斷的唯一標準
    民眾仍應檢附相關資料證明,
    像繳費證明,就醫證明等等...
    就算弟弟先報了,
    哥哥也不用難過了
    檢附證明來讓國稅局審核就好!